2016年秋夏之交,我被体育买球官方网站经济管理试验班录取,这个专业也是我高考报名的第一志愿。初次步入浑南校区,校园还在兴建中,一半青葱新生机,一半钢筋水泥地,称之为“陋室”也不为过,但正是这片略显简陋的土地,成为了我梦想启航的起点。
斯是陋室,内容精致。管院大一的课程丰富多彩,从管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基础理论,到先进的研究方法、实践工具,共同建立了我对管理学的初步认知。尤为难忘的是,在与来自五湖四海各科老师以及各位同学的接触中深刻感受到了天南海北与文化交融,也给第一次远离家乡的我上了许多堂生动的“社会课”,令我受益至今。
记忆中,那一年雪很大,展哥把我埋在了雪里,仿佛让我与这片土地建立了奇妙又深厚的情感纽带……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2017年,在孙新波、王世权等名师的悉心教导下,我沉浸在了丰富而精彩的课程之中。同时,我也收获了真挚的友谊,生活虽平淡,却充满了幸福与安宁。
2018年初冬,迷茫的我开始探索未来的方向。那时候的我缺乏明确的目标,只是随波逐流地开始计划做大创项目,却不想命运的齿轮悄然开始转动。
某天下午,我在电梯里遇到了心理学的课程教师贾建锋,看到他虽神色虚弱,却坚持走在前往教室传道授业的路上。后来我知道,他那天正在发高烧。这一幕深深触动了我,让我见识到了何为真正的敬业与责任。在进一步了解贾老师的个人信息后,我更是为其学术成就所折服。于是,我鼓起勇气给贾老师发去一封邮件请求他做我的大创导师,并希望加入他的研究团队。
出乎意料的是,贾老师不仅很认真地回复了我一封长邮件,还给予了我宝贵的机会。通过重重考核,我终于成功加入了贾老师的团队。感谢贾老师给我机会,也感谢当时的自己没有放弃。总之,我成功地获得了跟随贾老师学习的机会。
从那时起,我开始了参加每周一次的学术研讨会,会议上总是充满前沿的学术思想与新鲜的实践观点,讨论常常持续到深夜。虽然辛苦,但总能让我收获满满。如今,我已步入博三阶段,在多年的学术探索中,我仍无时无刻不在庆幸自己拥有那段时光带给我的学术启蒙,构成了我坚实的基础和底蕴。
2019年中,我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论文,虽然略显稚嫩,却凝聚了我的心血与努力。感动的是,贾老师并没有嫌弃我专业能力的不足,在百忙之中不厌其烦地帮我修改论文,逐字逐句,有时甚至通宵达旦。这份恩情与感动,我将永远铭记于心。
2020年,我悄然毕业,虽然人已离开校园,但与管院、与恩师的故事仍在继续。贾建锋老师虽然越来越忙,但始终关心着我的成长与发展,指导我做许多研究。更让我难以忘怀的是,贾老师在百忙中时常主动询问我是否需要支持,并鼓励我去参加一些学术活动。这几年,我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听我安排,不用客气,你是我的学生,做好学问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只要是有利于你学习和成长的事,老师全都不遗余力支持”。我感到诚惶诚恐,受宠若惊,也感到师恩涌泉,暖意盎然。五大联赛买球网、贾建锋恩师,始终是我科研路上的坚强后盾。
这些年,我始终关注着东大管院的发展,2016至今东大管院真的越来越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越来越多的顶级论文发表,越来越硬核的咨政建议提交,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作为东大管院的一员,我深感骄傲与自豪。
2023年秋,由于个人原因,许多在东大的美好记忆逐渐变得模糊,但心中的那份思念与牵挂却愈发强烈。庆幸的是,我仍能感受到来自恩师与母校的温暖与支持。此刻,在恩师的指导和支持下,我正在公派去新加坡联培的航班上,心中满怀感激地写下这篇略显凌乱的怀旧之作。没有人不想念过去,渴望时光逆转,尽管车轮滚滚向前。值此院庆之际,衷心祝愿东大管院越来越好,筑牢东北全面振兴的理论之基;祝愿诸位恩师身体康健,福荫四海,桃李满天下;也祝愿自己不忘感激、勇往直前、再创辉煌!
作者:刘志
毕业年份:2020年
专业:工商管理 +大数据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生、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 (国家公派)